不久前,我在 Threads 上,發起了一個為期三十天的個人挑戰——「嘗試不害羞分享自己做過的事 Day XX」。
這個挑戰的初衷很簡單:克服我內心那個「這點小東西不值得分享」的聲音,練習記錄並分享我的思考過程、實驗、以及那些快速完成的小作品。
我發現,驅動我每天動手做點什麼的,似乎可以歸納成四個核心動力:
分享對長期主義的思考
社會現象的觀察與回應
對新科技的好奇心
創造工具的熱情。
在這封電子報中,我會和你重點回顧這三十天「不害羞分享」系列的成果,並聊聊背後的故事與思考。
🌱 主題一:長期主義的實踐與思考
「人生有多少個一萬小時?」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逝,如何更有意識地規劃與成長?長期主義是去年改變我最大的思維方式,所以在這個主題的思考下誕生了這些小工具:
《技能學習時間估算器》(Day 23): 每個人都曾立下宏願要學會某項新技能,卻小看需要付出的時間與努力?這個小工具能幫你量化學習時間,讓目標更務實,也更能督促自己。
生命進度條 (Day 19): 用最直觀的方式感受時間的流逝。看到進度條一點點前進,更能體會人生的有限,提醒自己活在當下。(故意把精度到毫秒級別,讓你隨時感受生命的流逝,也要更珍惜自己的健康啊)
《Woop 行動地圖》(Day 25): 「想做但做不到」其實很可能是你沒有正確的許願,導致不知該如何開始。這個工具運用了心理學的 WOOP 理論 (Wish, Outcome, Obstacle, Plan),透過 AI 協助將你的願望拆解成具體的行動路徑,攻克拖延。
「長期主義」與建立自己的「世界觀」,這兩件事情對我的改變很大,所以也想分享這些概念給其他人,如果可以透過我的分享讓你們感受到些什麼,那就太好了。
🤝 主題二:觀察與關懷:社會議題的程式轉譯
除了關注自身成長,我也會留意生活周遭的社會現象、人際互動模式。許多觀察都來自於 Threads 或者 Podcast,直接講出自己的回應總感覺太無聊,也不容易引起共鳴,所以嘗試用程式做出互動,希望能引發更多討論或反思:
反駁金字塔檢測器 (Day 21): 在社群媒體上,總是充斥著各種言論。看到某些謾罵卻自以為在反駁的觀點,實在讓人難受(常常無語到關閉 Thread,某種程度需要感謝他們 😆)。這個工具運用 Paul Graham 的理論,希望能幫助大家辨識討論的層次,促進更健康的線上溝通。
AI 小男孩 (Day 20): 你是否也曾有過一段時間,感到極度的自我懷疑、孤單,覺得世界沒人能懂你?我將自己過去那段掙扎的心情,轉化成了一個 AI 小男孩。你可以和他對話,但請注意,他模擬的是當時的負面狀態,與他互動可能會讓你感到煩躁或低落。這是我用程式探索與再現複雜內在情感的一次嘗試,或許能引發一些關於理解與自我接納的思考。「別擔心,世界或許不會變好,但你會。」
誰還腿開開 小遊戲 (Day 29): 一個關於「男性開腿」的社會討論出發,其實牽扯到性別議題都會很複雜,但是誰能拒絕可愛的小遊戲呢?我更希望是引起關注,而非是“說教“
說教自評表 (Day 22): 聽到關於「男性說教」的討論,身為男性也反思自己是否在對話中不自覺地想「指導」他人。
投胎抽卡機 (Day 15): 我的第一個出圈作品:有時候我們會忘記自己有多幸運。這個抽卡機用機率模擬出生地,希望讓人更直觀地感受生在台灣的幸運與不易,珍惜當下擁有的。
我希望用自己擅長的科技技術,回應對社會的觀察、促進大家一起思考。
💡 主題三:好奇心驅動的探索
很多時候,創作的起點僅僅是:「欸?這個好像很有趣!」、「這個技術/理論能不能玩出新花樣?」。好奇心帶著我進行了各種探索與實驗:
挖掘知識與轉化:
小明劍魔迷因分析 (Day 27): 最近爆紅的迷因,背後是怎麼實作的?為什麼「受夠了找找自己的問題」這句話這麼洗腦?我也寫了一篇文章分享。
曼陀羅產生器 (Day 24): 著迷於曼陀羅的對稱之美(X),測試剛發布的 Claude 3.7 的強悍能力 (O)
AI 紫微 (Day 7 & 8): 將學了六年的紫微斗數跟 AI 結合,現在 AI 應該可以比外面九成以上的算命師算得更好,但我還沒有空去優化我的資料來源跟提示詞,未來有機會再改版。
擁抱新技術實驗:
Voice Cloning 聲音複製 (Day 18): 只需 30 秒聲音片段,AI 就能複製出連媽媽都可能認不出的聲音,效果驚人但也讓人警惕。
延伸個人興趣:
面對新知識與不會的領域,最好的方法就是下場玩玩看。
🛠️ 主題四:效率與趣味:生活工具創造分享
生活中總有些小不便,或是「如果這樣做會不會更簡單/更有趣?」的想法。動手把它們做出來並分享,就是這個主題的核心:
Gif 編輯器 (Day 28): 覺得現有工具做 Meme 不夠快?針對製作 GIF 痛點做了優化。
吉伊卡哇了 (Day 26): 據說看可愛的東西能減壓?那就來把任何照片都變成「吉伊卡哇」風格吧!
情人節卡片製造機 (Day 17): 拯救沒心的男朋友的應景之作。
願望刮刮樂 (Day 16 / Day 4): 新年願望太多不知從何開始?刮一下決定優先級!
這些小工具或許不完美,但它們代表了一種態度:發現問題,動手解決,創造價值,樂於分享。
🧭 總結反思:30 天挑戰帶給我的啟示
完成比完美重要,分享比獨享快樂。
這次的三十天挑戰,對我來說意義非凡。最大的收穫是:
分享的力量: 當我克服內心的羞澀,將過程和半成品分享出來時,收到的每一個讚、每一條留言,都變成了繼續前進的巨大動力。原來分享本身就能帶來快樂和連結。
內在驅動力驗證: 我更清晰地理解自己,知道驅動自己創作的是什麼。也驗證哪些我關注的議題能夠引起共鳴:著眼未來的長期主義思考、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關懷。在 AI 時代,我們都更應該加倍投入自己感興趣以及能做好的事情。
AI 的賦能: AI 在這段旅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,無論是作為開發工具、互動夥伴,還是靈感來源,它都極大地加速了從想法到實現的過程,這是過去不敢想像的。
在最後,如果我的分享裡面有任何一則能夠對你有所啟發或者幫助,希望你考慮訂閱電子報再離開。四月份,我會針對長期主義以及自我成長方面的主題,做出更有深度的互動方式和產品。希望能夠再與你分享!
Hello 哆啦!我是AI多多紫葳的重度使用者。甚至將這個產品推薦給自己周圍所有的親友使用,大家也都很喜歡,認為是煩惱救星!但最近問問題好像都跑不出資料了🥲(顯示:發生錯誤:Failed to fetch)想請問之後會修復嗎?🥹大家都很期待多多紫葳可以繼續解決大家的疑難雜症🥹
AI 紫微真的很有意思,很好奇你用了哪些 prompt 讓他給出這些回應